首页

国产圣水

时间:2025-05-30 01:12:32 作者:国防部正告赖清德当局:搞“台独”没有好下场 浏览量:62509

  安徽桐城,历来文风昌盛。明清两朝,走出了240名进士,形成了影响清代文坛二百余年的“桐城派”,人才文章遍天下。

  桐城出名除了桐城派,坐落在桐城文昌街道的六尺巷,还见证着一段流传300多年、浸润在中国人血液中的“礼让”佳话。

  在桐城市中心的小广场,有一条宽不过两米、长不过百米的小巷。当地人讲,这条小巷的位置本应该是两座宅院之间的山墙。右边的院子是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宅院。

  当年邻居吴家在修院子时,因为想在两家居中的位置砌院墙,就和张家起了纠纷。张家人觉得对方太不讲理,就修书一封,向在京城做高官的张英告状。他们没等到解决方案,只等来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人收信后,主动退让了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了三尺。两家各退一步,让出了一段六尺巷的佳话,也让本该是一面墙的地方,多出了一条供人通行的小巷。

  小巷尽头的汉白玉牌坊上,至今镌刻着两个大字:礼让。而张英的“让”,还不仅仅是这条六尺巷。

  总台央视记者 卞晓妍:桐城城西的龙眠山双溪村,老宰相的六尺巷是一段让墙的佳话,而他在这里,留下了一个让路的故事。相传他特别喜欢在山间小路散步,只要是碰到挑担的农夫或者樵夫,他都会让到一旁,让对方先过。

  张英处理过的政务大事,绝大多数都已经消散在历史的尘烟里。但他留下的“礼让”佳话,至今仍然影响着这座城市。如今,六尺巷已经不仅是一处地名、一个典故,桐城人还将六尺巷蕴含的智慧,用来解决邻里矛盾、纠纷争执。桐城市人民法院和各级司法调解机构,将六尺巷折射的文化内涵与司法实践融合,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形成了“六尺巷调解法”。

  六尺巷社区党总支书记 张耘:既有古人的先贤的智慧,又有现代的新社会新时代的智慧。如果要是强制让一方怎么做,另一方怎么做,他心里可能还有怨气。心里稳了,这事就妥了。

  眼下,桐城设立覆盖基层单位的“六尺巷调解室”300余处,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地方品牌。2023年,“六尺巷调解法”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同年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法先进典型,并入展枫桥经验陈列馆。中华民族礼让、包容、和谐的传统美德,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总台记者 卞晓妍 李林松 李秀吉 桐城台)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央视网消息: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于3月3日15:00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刘结一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斯卡廷高中“友谊传承”研学团河北行:收获友谊 互学互鉴

对此,祝诗妍有相同体会:“在比赛中,我曾特意选择改良款的汉服。我认为,改良的汉服不仅展现了汉服的传统魅力,也融入了现代审美。”

陕西高速6车连撞 32吨汽油泄漏消防紧急救援

对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实施免签入境政策,同新加坡、泰国等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对50多个国家实施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去年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大旅游领域对外开放力度,免签国“朋友圈”持续扩容,外籍人员入境便利度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中国旅行服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旅行服务进出口规模达9617.1亿元、增长47.7%,成为服务贸易第一大领域。

“松光里”尝试的一场救赎:借策展润文化 入眼更入心

一方面,陈列馆内完整地展现了“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诞生”全过程,吸引观众走进来一探究竟。另一方面,陈列馆依托“宪法十进”活动,积极地走进企业、学校、社区和乡村,开展活动超600场次。

书写普通人的爱恨悲欢 麦家新作《人间信》首发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介绍,2019年以来,广州已累计强制检定电动汽车公用充电桩约6.9万台次。2023年1月1日起,电动汽车公用充电桩正式纳入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充电桩必须经强制检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未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车主可以通过扫描充电桩机身上的强检二维码,即可得知充电桩的检验信息。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